我市積極推進家校共育——為更多家庭點亮“幸福心燈”
“在他們的努力下,孤單的孩子找到了溫暖、消沉的母親重拾起信心、迷茫的家庭找到了方向……”近日,在綿陽市婦聯家校共育基地,一群講師和志愿者正在探討未成年人保護和“童伴之家”活動開展的體會。
在探討交流現場,市婦聯、涪城區婦聯、涪城區未成年人保護中心表揚了優秀志愿者,為志愿者和講師發了聘書,希望他們為更多家庭點亮“幸福心燈”。
“3年前,我非常消沉,不知道該怎么面對孩子、面對丈夫。在大家的幫助下,我努力學習,用飽滿的狀態迎接每個家庭成員,迎接每一個早晨?!薄拔业暮⒆釉诖蠹业膸椭?,漸漸活躍起來、陽光起來,感恩那些辛勤付出的老師和志愿者?!痹诮涣髦?,大家把埋在心底最深處的隱秘分享出來,探討如何保護未成年人,如何幫助更多家庭得到溫暖。
志愿者徐洋是一名音樂教師,他經常和愛人一起,用音樂幫助孩子積極融入群體中。他希望能影響更多志愿者和講師,一起用音樂打開兒童心扉,助力兒童快樂成長。
為推動落實未成年人家長家庭教育主體責任,提高家長的家庭教育能力,優化未成年人的家庭成長環境,市婦聯、涪城區婦聯成立了“綿陽市婦聯家校共育基地”和“涪城區婦聯家庭教育指導中心”,集家庭教育指導、兒童心理疏導、普法宣傳等功能于一體,促進了綿陽家庭教育、學校教育、社會教育密切配合,共同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,用心用情繪就兒童幸福底色。
市婦聯有關負責人介紹,2022年組織了155名志愿者和專業講師開展活動,進行兒童心理疏導117次,幫助困境兒童64名,走進學校、社區、機關、企事業單位,開展家庭教育講座62場,在疫情期間堅持每周進行線上分享28場,惠及綿陽5萬余家庭。
(李黃梅 記者 劉毅)
掃描二維碼隨身看資訊